曾经盛极一时的防雷检测,经过一年的洗礼,现在好像偃旗息鼓了?
- 发布时间:2018-12-19
- 发布者: admin
- 来源: 本站
- 阅读量:269
自从2014年开始,防雷行业不断进行改革,使所有防雷界的人士这几年都不好过,因此当看到2016年4月份中国气象局下达的31号令《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》后,似乎又成了防雷人士的一颗救命稻草,因此在4月份发布后,就期待着10月份的正式落地,想通过防雷检测来带动所有低迷的防雷市场。
为什么会这么想呢?因为,弄了防雷检测资质的话,一个可以通过防雷检测赚钱,二个可以挂靠检测出去收取挂靠费,三个可以通过检测发现项目,然后进行防雷改造又可以赚钱,就算项目没拿到,再不济也可以卖点产品是吧?因此以此为基础,可以带动防雷产业链。嗯,想法是不错的,然而现实却是骨感的。
盼星星,盼月亮,终于到了16年10月份了,31号令也满足大家的愿望如实落地了,但是,你别高兴的太早,这个还只是中国局的政策,还得下达到地方,要等地方省气象局的文件下达之后,你才能去申请,很多人做足了准备,可是很多省局的文件却迟迟不下来,有的等半年,有的等一年,积极性似乎又跌了一大半,至于很多省局为什么迟迟不下来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,有的说31号令在人民政府审查,一直还没下发,有的就说其他省下来了,却出了很多乱子,所以要仔细斟酌,有的就说在与建设部门等部门衔接,商量等等,反正就是没下来。
文件终于下来了,大家一股脑儿的投资了几十上百万都去申请了,热闹非凡啊,2016,2017年国内防雷检测公司满大街都是了,有直接弄甲级资质的,有弄乙级资质的,反正是数不胜数,然后一时间到处挂靠开分公司的,大家是忙的不亦乐乎,似乎把这些弄了,金钱马上就要进口袋了。
那么这个检测真的有这么赚钱么?
这里要介绍一下防雷检测的市场,防雷检测其实包括新建项目检测和常规检测,新建检测的收费标准,一般有按1块,2块一平方来收的,监管单位由以前的气象部门划到建设部门,比如一个房地产下来20来万,那么按1块收项目就是20万,那么这个的话确实是很诱人的。而常规检测呢?那就是寒碜了很多了,一般按点收费,平均一般40,50一个点,这个你一个项目下来测了20,30个点也就是1000多快钱,然后检测人员一般至少2人,有时候3人,那么你算一下,这个就真的划不来了,特别是有点项目很远,并且你拿下项目不止跑一两次,洽谈,签合同,然后做资料,检测,出检测报告资料,然后人员工资,差旅补贴费等等,一算还剩下多少?并且还不能保证天天有项目做,可是人员工资照样要发,还不说异地城市的项目,只说本地项目,如果异地项目就更加不用说了,路费都够你喝一壶了。
那么大家既然知道新建是一块肥肉,自然就会往新建这块抓了,然后新建的你想做就能做么?一般的人你压根就做不进去,首先你得有这块的人脉吧?并且能保证满足监管单位的条件吧?这里涉及到敏感话题我就不多说了,反正除了那么一两家公司,其他公司我估计也就整点汤喝了,永远要相信二八定律,百分之二十做百分之八十的项目吃肉,百分之八十做百分之二十的喝汤。
并且这个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汤,你也别以为喝的这么轻松,毕竟百分之八十的公司呀!上次和一个防雷检测公司的聊天,一个26万平的项目,发改委价格是1块,因此按理是26万的项目,因此开发商最终要经过投标来找检测公司,最终以1毛多点一平方的公司中标,也就不到3万的项目,至少要经过一年半才能检完,估计至少也要去个10来趟吧,你想想这个还有意义么?因此我朋友也是心里凉凉的,早知道这么点钱,还用的着这么辛苦去投标么?直接谈一下不就可以了?
除了这些,如果你异地的公司,还有监管部门要管,因为国家有明文规定,不允许资质挂靠,因此你腰做到异地去,首先你必须要到省里登记,才能开展工作,然后很多地方有各种要求,必须查看你当地分公司的检测人员是不是你总部的人,有没有获得防雷检测证,有没有办公场地,有没有该有的检测仪器,检测人员是不是配齐了等等,对于监管部门来说,他们要尽职尽责,当然也无可厚非,但是如果一个分公司,如果要把这些弄齐了,那人家还不如直接就去申请个资质算了,因此很多分公司觉得已经营运不下去了,直接就拍屁股走人了。
最终的结果是,新建的项目你拿不到,拿到了也是低廉的价格,常规的你拿了也没意义,还要到处去找项目,花销也挺大,因此检测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,让很多人看明白了,慢慢的失去的兴趣了,慢慢的一阵风开始走下坡了,开始偃旗息鼓了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就好比是梁柯一梦,虽然期待的时间很长,却感觉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,改行的改行,该干什么干什么去,轻轻的我走了,正如我轻轻的来,我挥一挥衣袖,不带走一片云彩,你们有能力的继续去折腾,我不做你们的菜,更加争你们的汤喝了。